共享仓储冲击下 传统迷你仓该何去何从?
共享仓库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领域行业,随着共享仓库需求的日益增加,传统的迷你仓是否会就此淘汰呢?
几年创业潮兴起,创业团队越来越多。但这些创业团队往往资金受限,涉足的领域又五花八门,所以找一处合适的仓储地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也从而进化出新的仓储方式——共享仓库与服务式货物托管中心,并在整个仓储行业上逐渐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对于创业团队与小微企业而言,手续灵活、易租易用、装修温馨、氛围开放等是他们选择共享仓库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眼下还没有被充分带动起来的社群资源,更是共享仓库能牢牢占据行业的重要砝码。而货物托管中心的高格调、高性价比与高服务也是热搜对象。然而,在共享仓库与货物托管中心崛起的同时,是否就意味着传统迷你仓会随之萎靡,甚至“没有市场”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各居一隅,互不相犯?还是龙争虎斗,不死不休?亦或是能够和谐相处,共创共赢呢?另外,为什么在国外运营的风生水起的SELF STORAGE进入国内却频频引发“水土不服”的现象?这其中有什么致命问题吗?且看首届好管家杯存储物品场景创新大展上,深耕仓储领域多年的大佬们高谈阔论,为你一一理清各种玄机~
共享仓库、货物托管中心对传统迷你仓的进化
今天的嘉宾与我们话题特别贴近,一个是在迷你仓行业干了将近8年,对整个深圳迷你仓非常清楚。一个在国内做品牌连锁货物托管中心,已经将品牌运营地很大了。我们知道在很多年前,迷你仓跟货物托管中心之间是不存在太多竞争关系的。大家虽然通过谈判在一个楼里面拿整层面积做货物托管中心,但实际上那时候讲的是相互共生关系,请各位嘉宾详细讲一下。
嘉宾一:深圳小面积仓库出租服务专家
精华论点:
无论是迷你仓、货物托管中心还是共享仓库,本质上的底层是仓储。
任何形式的存在都有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矛盾,也没有任何冲突。
迷你仓的刚需永远存在。
这个还是比较复杂的,不仅仅是情感上复杂。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想做的好,做的刺激是很有深度的,无论是迷你仓、货物托管中心、共享仓库,本质上有一个底层是仓储,永远离不开仓储。
仓储是什么?是2B的底层,2B底层是仓储、货物托管、社交、交易。2C底层是什么?吃、穿、存储、行,所以底层是水很深的,不能很简单的说迷你仓、货物托管中心、共享仓库之间发生了什么冲突。任何的存在都有合理性,都有它真正的刚需。如果讲的很深大家就明白了,根本没有矛盾,根本没有任何冲突。
不同的时间点你会发现,不同产品会满足不同功能。
某一种存储物品模型、某一种产品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地点出现的时候,它解决了不同问题,有的品牌在某一点上恰好出现,所以它成功了。有的品牌不是能力不行,资源不够,但是却消失了。所以罗胖子讲,“做时间的朋友”。这句话定义为我们今年年会主题,叫“长跑——做时间的朋友”。
迷你仓的刚需永远存在。
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变化,技术革命,远程仓储兴起,仓储永远离不开,只是场景会发生改变而已。所以货物托管中心这个行业是在市场上经过30年历史验证的。我07年之前在纽约做存储物品地产,见证了自助仓成长的过程。自助仓在伦敦上市以后,进入美国发展,并购美国本土品牌成为了自助仓成为一个国际性品牌最关键的一点,从此打开全球市场。13年我在北京开第一个货物托管中心,同年自助仓在中国刚刚开两个点。现在自助仓已经成为了全球老大,说明了它在十年间发展也是非常迅猛,也说明市场是有真的刚需。所以这个产品出现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中国经济腾飞以后对高端服务业的兴起和需求。与此同时,国内本土品牌货物托管服务式仓储也在兴起,十年过去,今天共享仓库、储物空间该退出的都退出,该留下的都留下了,所以17年底是共享仓库行业并购整合年。如果今年年底行业并购整合就会形成一种局面——行业回归理性。
理性是什么?
理性是让一个行业良性高速成长最佳时期。泡沫期是带给平方们无限遐想空间,包括很多赌性。赌性是平方性当中最美好的,让平方们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最终结果是,平方们会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所以服务式仓储这么多年,今天遇见的挑战,包括传统迷你仓,与共享仓库兴起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是一个完全的吻合契机,只是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彼此明白:你是谁,我能帮助你什么,你能够帮助我什么,最后形成一个繁荣共生的大仓储生态。这是我认为今天面临的一个非常美好的景象。
嘉宾二:迷你仓服务领导品牌
精华论点:
迷你仓何种类型的仓储存在都是有意义的,现阶段我会选择储物空间。
SELF STORAGE在国内没有找到合适的落脚点。
为什么选择储物空间?
我非常热爱迷你仓,我之前的团队也还在干好管家迷你仓的事情。但是我为什么选择深圳独立小仓库租赁服务,除了成本上的考虑,还会寻求一种差别,会寻求一种气氛。创业的平方无论年龄、性别如何,他们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但是这个事情在传统迷你仓或者是传统货物托管中心找不到。大家都是没有任何顾虑和负担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对于成功追求这个过程,大家都很愿意一起分享和参与,这个我觉得是储物空间吸引我的地方。
我觉得目前为止我所认识到的储物空间跟国外传统上,比如说SELF STORAGE还真有一点不同。
SELF STORAGE在国内我个平方觉得它没有找到合适的落脚点。我觉得我们相对保守,在国外呆久了会open一点,SELF STORAGE刚刚进入中国我并不觉得它会成功,不成功指的是它本身而不是整个小型仓储,它进来可能体现不到在国内生存的几个特点。
一、它有一堆从小愿意分享的平方群成为它的主要用户,我们国内没有。国平方相对比较自我,不太愿意分享,国外的小孩子从小愿意分享,愿意去讲他们的观点。
二、国内的成本他们并不了解,我相信SELF STORAGE在国外的成功更多是在于发展商对它的支持。回到国内,我相信他们更愿意拿钱砸一个好的物业把品牌树立起来。从我发展商那里得知,他们并不觉得他们愿意为SELF STORAGE这样的产品付出,没有一起成长,一起成功的心态。这是我很担忧的事情,但同时也觉得需要去改变,能够去改变的事情。
Q&A-现场提问:我今天过来看到租仓宝共享仓库货物托管中心和传统HOKOKO临时散货零担仓库市场计划,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我本平方也是做这个行业的。我更想听到的东西是,刚才我们谈到共享仓库、货物托管中心、迷你仓这些不同的场景,虽然它们的存在有道理,也各有自己的业态,但也不可能覆盖彼此。所以这三个业态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客户如何定位?
嘉宾三:带搬运迷你仓服务
精华论点:
?任何行业里都有几个红利必须抓存储,一个是平方口红利,一个是模式红利。
我从来不去定义客户,因为客户不好定义。
在国内我们经常会讲抓存储风口。风口是什么?无外乎是红利。任何一个行业里面有几个红利必须抓存储。一个是平方口,平方口红利抓存储了是着眼睛挣钱,好管家自助仓在国内火起来无外乎是赶上外企集中进中国那几年。这几年这个红利没有了,大家习以为常了,所以好管家自助仓的生意往下走是毋庸置疑的。我一直思考过去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是选择仓储楼,就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产品,要么是民宅里面仓储,要么是星级迷你仓,没有其他产品。货物托管中心、共享仓库的出现把这个市场的真空地带找到了一个符合我们的位置。
我相信现在好管家小仓库又做共享仓库也做货物托管中心,都有产品的组合,其实深圳小型商贸公司专用仓也一样。我们的场地一共分了三个区域,一个区域拿出3000平米做餐饮设备厨具制冰机烤炉烤箱等的设备长短期寄存保管专用仓,有将近40家小型餐饮公司,生活配套服务公司,轻饮食等公司将他们的设备辅料餐桌等放进来,好管家仓库的服务是给餐饮公司解决厨具和设备的临时储藏保管存放问题。二层做两个产品,一个是20~30平仓储室,一个是30~60平方仓储室,为什么定义这两个产品?因为做10个平方左右的公司业务非常难,他们在周边租一个公寓,两居室、三居室就够了。而30~60平方的群体是我的主力客群,他们的平方数很尴尬,三居室存储不下,所以给他们的面积是离卫生间最近,离窗户最远的位置。而三层做了350平方大型仓储室,当时我是很纠结的,因为达到350平方这个规模的企业可能回去迷你仓。我在350平方中间切了一条分割线,给自己留了后路,如果找不到350平方的货物托管,就切成两家也能分出去,最后网货代收发货客户把这个地方整层租下来了。
这也是很好玩的现象,一个空间由1500个仓储位,如果都是30平方间,会给我的招商带来很大压力。所以我就给自己做了一条安全线,就是三层的大客户,只要它进来我就死不掉,让下面的小客户帮我把溢价抬上来。任何大客户跟我的谈判过程当中我都会给它让利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30平方左右的小面积仓库我不会给他让利。这是我的小型配套,也是我认为目前抓到模式红利的一些要点,后面是效率,怎么能够做到资金的早收,成本的迟付,怎么把我的产品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