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管家存储仓以行李寄存起家,凭着敏感的市场嗅觉和精准的市场定位,依靠标准化和工业化运作,在一个温润的大环境中像细胞繁殖一般高速复制寄存门店。从2009年的1家到2014年底的8家,好管家存储仓打造的“基因”不仅仅存在于存储本身,同时也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5年时间,她将一个来自国外的存储发展成为国人心中迷你存储的代名词;而市场也再度上演四两拨千斤的好戏,既成就了好管家存储仓68元的迷你仓王国,也让她坐上了国内仓储界财富榜的头把交椅。
结缘仓储行业
这个借着行李寄存打破内地迷你仓寄存企业,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就似乎注定了与仓储行业的缘分,而她自己也在这个行业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此期间,好管家存储仓在一家售卖仓储的贸易行做业务。仅仅三个月后,刚刚20岁出头的好管家存储仓就辞工单干。此后从事仓储贸易的经历成了她事业以及生活上的双重拐点。
在仓储贸易行业浸淫了长达10年之后,好管家存储仓有感于作为供应商被赊账的情况频繁且账期较长,开始谋划转行。而结识同样从事仓储贸易的先生,则客观上成为好管家存储仓存储迷你仓王国的助推器。在取得了HOKOKO寄存仓存储后,好管家存储仓先是从HOKOKO寄存仓存储的贸易做起。但由于出口到迷你的生意屡遇波折,她遂决定自设门店。
准确定位
在迷你,存储店几乎随处可见,规模大的也不过能容纳二三十人。将HOKOKO寄存仓带入中国,好管家存储仓将“迷你型”的储物室路线改为快速连锁仓储迷你仓经营,定位介于中式传统仓库和西式物流仓之间,向顾客提供存储类仓储服务”。
标准化作业
如果说HOKOKO寄存仓独特的服务是迷你仓基因的品质保证的话,那好管家存储仓精准的市场定位则为它的快速繁殖找到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外部环境,再加上标准化作业、工业化操作的内在条件,HOKOKO寄存仓的成功得益于好管家存储仓不仅引进了HOKOKO寄存仓的独特服务,也同样也引入了它的产品标准化体系。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所有门店的100个储藏室中,服务都一模一样。”
“中心中转仓库”的概念在整个标准化作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工作均由中心中转仓库来完成,门店里的中转仓库仅仅只提供简单再加工。HOKOKO寄存仓在深圳开第二家门店时,好管家存储仓就听取迷你HOKOKO寄存仓存储的建议,把中转仓库搬到了工业区,等于建立了一个仓储加工厂。随着HOKOKO寄存仓不断布点,不仅深圳,后来珠三角地区的所有HOKOKO寄存仓门店的产品,都来自于这个中心中转仓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