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阿里两电商巨头你来我往,如今无人技术上更是硝烟四起,这边阿里搞起了无人超市,那边京东搞起了无人机送货;京东刚刚宣布“物流无人分拣中心”在昆山启用,菜鸟网络也宣布“智能机器人仓库”已在广东惠阳投入使用。
业内人士分析称,双方几乎同时宣布自己的无人仓科技,有着明显的军备竞赛意味,这也标志着中国无人仓领域更加国际化、科技化。
全球首个无人分拣中心
近日,京东公开昆山的无人分拣中心,并称这是全球首个正式落成并运营成功的全程无人分拣中心。京东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目前的物流行业内,整个仓配流程中,某个单一环节的无人模式已逐渐成熟,但像昆山无人分拣中心这样整个分拣大环节的全流程均无人操作,“在全球尚属首次”。
六面扫码,从供包到装车,全流程无人操作。
无人化不仅是效率提高了,而且人工成本也在降低。
据京东公布的数据,目前昆山全程无人分拣中心的分拣能力已经达到9000件/小时,同等场地规模和分拣货量的前提下,据测算,每个场地可以节省180人力。同时,一线设备的操作效率和运营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对比传统供包能力,自动供包台的效率最高可达到传统效率的4倍多。
此前刘强东曾透露,从今年7月开始,京东已经在北京建立了无人仓库,在明年双11前,京东有望实现第一个真正的“无人仓库”,全部管理采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来完成,实现整个库房无人操作。
“未来12年,京东至少还有十几倍的销售增长,但员工人数希望保持不变。相信10年之后,京东的人员加起来,反而会很少,我们的目标是8万人。”
中国最大智能机器人仓库启用:上百台机器人可同时拣货
近日,由菜鸟网络打造的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仓库在广东惠阳投入使用,仓库内目前有超过百台机器人。
据了解,这一仓库的机器人并不需要人工干预调配,消费者下单后由系统分单给机器人。机器人既能相互协作执行同一个订单拣货任务,也能独自执行不同的拣货任务。此外,机器人能相互识别,并根据任务优先级来相互“礼让”。
目前,机器人与拣货员搭配干活,一个拣货员一小时的拣货数量是传统拣货员的3倍多。机器人接到指令后,会自行到存放相应商品的货架下,将货架顶起,随后将货架拉到拣货员跟前。完成拣货之后,机器人再将货架拖到货架区存放。当机器人缺乏电力时,它会自动归巢充电。
菜鸟网络物流专家游育泉称,每一台机器人能顶起的重量可达到500千克,同时还能灵活旋转,将货架的四面均调配到拣货员的跟前,方便拣货员工作,“等于一个货架,四个面都能存储商品,仓库储量被提升了一倍还多。”
与只有十几二十台机器人的智慧仓库相比,菜鸟网络在广东惠阳启动的这一智能机器人仓库在管理上也有一些特色。“几十台和上百台机器人在一起的难度是大不一样的。”菜鸟网络高级算法专家胡浩源介绍,更多的机器人意味着分配任务难度大增加,要合理地将每个任务分配给对应的机器人,从而实现整体任务完成效率的最优,还要防止机器人之间可能的碰撞、防止部分区域出现机器人拥堵、死锁等。
机器人与拣货员搭配干活一小时的拣货数量是传统拣货员的三倍多。
比起之前曝光的智慧仓库,这个机器人仓库更为复杂,拥有上百台搬货机器人,每台机器人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多台机器人协同合作。
同样的,菜鸟网络也提到了效率和人力成本。
胡浩源介绍说,在智慧仓内,货架的位置会根据订单动态调整,调动机器人时也是就近调配,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仓库内的运作效率。
据菜鸟网络物流专家游育泉介绍,菜鸟网络与合作伙伴将会在多个仓库内复制这一模式。 |